你好,榜样③丨唐赓:择一事终一生
他们,伴着晨曦而出,披星戴月而归;
他们,坚守岗位,不辞劳累;
他们,攻坚克难,迎难而上。
他们,是乘风破浪的检测人。
他们,用行动诠释着榜样的力量。
检测公司本期推出《你好,榜样》专栏第三期,带领大家走进“桥隧技术专家”唐赓,一起聆听他择一事终一生的故事。
“把一件事做到极致,胜过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”。人之才,成于专而毁于杂,广学而博,专一而精,只有精于一事,才能胜人一筹,这就是匠人精神。在我们身边,就有这么一位默默无闻的匠者,他用青春和汗水,支撑起我们的便利出行、安全出行,他就是检测公司副总经理、桥梁隧道工程技术专家唐赓。
他是“匠者”,一生只专一事
自1995年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(现为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)以来,他二十余年如一日,奋战在交通建设一线。他主持过南宁市青竹立交、南宁市金陵大桥、藤县西江大桥、藤县峦城大桥、东兰红水河大桥等十余座大桥的维修加固设计工作,以及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柳州(鹿寨)至南宁段改扩建工程、广西南坛高速公路石埠北至坛洛段路面改造工程、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抢险性复工建设工程、兴业至六景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等多条公路的维修改建工作。
唐赓在中越北仑河二桥
栉风沐雨二十六载,唐赓的足迹遍布广西的沟沟壑壑,也遍布广东、云南、四川、山西、安徽等地,串起了他初心不忘、专于技术、甘于奉献的人生历程。过硬的专业能力和突出的工作业绩,也让他多次被评为“先进个人”、“十佳员工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,荣获多项“优秀工程设计”科学技术类奖励。
查看桥梁情况(右三)
他是“表率”,经常挑灯奋战
今年5月,公司承接了区内12座独柱墩桥梁的安全提升设计任务,时间紧、任务重,唐赓亲自带队克难攻坚,亲自审核每一张设计图纸。他经常对项目组成员说:“设计就是把计算反映到我们的图纸上,每个数据都不能出错”。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,他深知细节是桥梁设计师的命,更是千千万万过桥人的命,他对每一张设计图纸都精雕细琢、反复推敲,把准重点,一点一点的挑,眼里容不得沙子。
“能尽快赶出一份加固设计,就能早一点消除桥梁病害,多增一份安全保障”。在这期间,他经常加班加点,基地保安每天晚上11点和凌晨3点例行巡逻时,总能看到他办公室的灯亮着,有时加班晚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躺一下,这是他二十多年执着坚守、兢兢业业的一个缩影。
审核桥梁设计图纸(右一)
他是“导师”,乐于传递薪火
唐赓经过无数次的磨砺实践,无数次的彻夜不眠,无数次的关键决策,无数次的心细雕琢,才有这般丰富的经验。他坚持“传、帮、带”的优良传统,虽无三尺讲台,却能以工地为教室,钢筋混凝土为教材,图纸为作业,不吝赐教,将所学所知倾囊相授。他经常对自己的徒弟们说:“我们要对自己所画的每一笔负责,拿出来的图纸是设计院的脸面”。他的徒弟吴志隆回忆:“记得有一次,设计图纸附注中有几个字是宋体,而不是规定的GB2312仿宋,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,是他教会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细节的一丝不苟”。他时常将“严谨”两字挂在嘴边,融到工作中,在他的影响下,徒弟们进步飞速。
没有前浪的激流勇进,就没有后浪的绚烂翻涌。多年来,他先后培养出吴志隆、蒋凌杰、王正等10余名优秀徒弟,这些人如今已成为企业经营、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,能独立带领团队完成攻坚任务。
唐赓以桥为“桥”,甘做学生通往梦想彼岸之“桥”,为企业发展培养了优秀人才;他甘做大桥的守护者,给人们筑起出行安全的屏障。虽岁月的痕迹悄然爬上了他的额头,染白了双鬓,稀疏了头发,但他那份初心坚如磐石。